《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下發(fā)后,相關塑料生產商將轉換銷售渠道還是改變產品?亦或是打擦邊球?
1月8日上午一起床,青島的王秀坤和往常一樣邊刷牙邊“聽”電視,還沒洗漱完,他就丟下牙刷,吐掉口中的泡沫,來不及漱口便坐在電視機前一眼不眨地看完了新聞。
這條新聞播報的是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的《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后文簡稱《通知》):2008年6月1日之后,全國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是“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在所有超市、商場和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消息一出,議論一片。然而最緊張的還是像王秀坤這樣的塑料袋生產商,因為這關系到他們日后的生存問題。
有人歡喜有人憂
一項新的經濟規(guī)定出臺后,總是會牽動市場中既定的利益關系,而因為有利益關系的牽動,必然會“有人歡喜有人憂”。
看完新聞后,王秀坤吃驚之余,一路上還是帶著些許興奮去了公司。因為早在三四年前,青島市就已經頒布了類似于《通知》的規(guī)定,所以,早在三四年前王秀坤的公司就完成了轉型,由生產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基本上轉向了生產可降解的環(huán)保塑料袋,一小部分業(yè)務也由生產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轉向生產厚度大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記者約王秀坤采訪的時候,他正和一家北京的大商場談長期合作的問題!熬腿珖鴣碚f,絕大部分工廠還是生產不可降解塑料袋!北緛泶蟛糠稚舛季窒拊谇鄭u的王秀坤認為這是一次擴大市場的機會。
青島走在前面的環(huán)保政策使得王秀坤的企業(yè)也走在了市場的前面,他當然“歡喜”。而余姚市華亞塑業(yè)有限公司運營部副總褚亞萍面臨的情況就大不一樣。華亞塑業(yè)33%的業(yè)務是生產國家2008年6月1號將禁制的塑料袋,在阿里里巴巴搜索“背心袋”(厚度一般小于0.0025毫米的塑料袋),余姚市華亞塑業(yè)有限公司還是標王。
“生產背心袋,又辛苦又賺不了什么錢。如果大家不生產了我同樣舉雙手贊成,我也不是沒有環(huán)保意識。”褚亞萍用無所謂的口氣說。
話雖如此,然而當下中小企業(yè)第一問題還是生存。“我生產0.026毫米的塑料袋總可以吧?如果這也不行,大不了我給周邊其他的塑料公司做產品配套生產!瘪襾喥颊J為公司以后發(fā)展不會有大問題,隨后她不愿意和記者多談這個問題。
何以解憂
雖說不同的塑料袋生產商反應各不相同,然而有一個問題卻是他們共同思考的:如何快速應對《通知》?
“國內不讓賣,就賣到國外去。”在一些塑料行業(yè)論壇里有一些人給背心袋生產商出主意。
問題是國外能接受這些產品嗎?“歐美的環(huán)保措施比我們國家抓得更緊,雖說一些國家還沒有制定類似于《通知》這樣的規(guī)定,但是很多國家都在推行使用可降解塑料袋;他們使用的普通塑料袋的技術標準也和我們不一樣!蓖跣憷ふJ為這不可行。
歐美不行,那么中東呢?非洲呢?“中東和非洲出價不高,背心袋的利潤本來就低,長距離的運輸使得我們根本不能盈利!瘪襾喥嫉谋承拇吭趪鴥蠕N售。其實即使是在國內,商品零售商也是就近采購,因為只有低成本的運輸費和低廉的采購價才能保障他們能夠免費給消費者提供塑料袋。
轉換銷售渠道這條路不好走,那么改變產品呢?
“幾年前,我們青島的塑料袋生產企業(yè)一樣非常抵觸新政策,但是商場只采購環(huán)保塑料袋,而且企業(yè)只有拿到環(huán)保部門頒發(fā)的證書才能投入生產。”無奈之下,一些青島塑料袋生產商只好改變產品,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王秀坤投資上百萬元更新設備,轉而生產環(huán)保型塑料袋。
雖說中小企業(yè)船小好調頭,但是當時青島還是倒閉了一批塑料袋生產企業(yè),因為不是每家背心袋生產企業(yè)都有資金更新設備。
“等上面抓得沒有那么緊的時候,一些小工廠又開始生產,因為郊區(qū)的一些零售場所和農貿市場還是使用背心袋!蓖跣憷ふf這些小工廠的違規(guī)生產給他的生意帶來了沖擊,畢竟大多數人的環(huán)保意識還沒有達到掏錢去買環(huán)保塑料袋的地步。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褚亞萍不認為未來就一定沒有生意!棒~肉這種商品裝在布袋子里方便嗎?即使收費,又有多少人介意那點錢呢?”也有一些塑料袋生產商想打擦邊球,“我比0.025毫米多生產0.001毫米,只要不違反規(guī)定、有使用人群在,不怕沒有生意。”
顯然,在這些既不能改變渠道又不改變產品的生產商的腦子里還存在一個假設條件:如果政府管制不嚴格、消費者還會使用不合格的塑料袋,那么他們還有生存的機會。
然而假設條件有不成立的可能,于是,看到環(huán)保趨勢的生產商開始考慮提前轉型,轉而生產環(huán)保型塑料袋。
先“憂”有道
早在五六年前完成轉型的深圳瑞爾國際實業(yè)(愛股,行情,資訊)有限公司現在就活得很滋潤。“客戶基本上都在國外,其中來自歐美和日本的訂單數額能占到總體營業(yè)額的90%!比馉柖聲飨诽煸普f。
使路天云的生意出現大轉折的是一條令他興奮不已的新聞,2002年他偶然看到新聞上說歐洲將于2008年全面取消傳統(tǒng)塑料購物袋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環(huán)保型且易回收的購物袋。路天云眼前一亮,馬上意識到了這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機。
于是,路天云大膽轉換產品,轉而生產環(huán)保購物袋和禮品袋,新的產品理念讓他很快打開歐美市場。2007年,肯德基也向瑞爾國際加大了采購外帶全家桶包裝袋!耙郧翱系禄哪欠N外帶全家桶包裝都是紙制的,不能保溫。我們提供的產品不僅環(huán)保,而且還能達到保溫的效果,所以非常受歡迎!甭诽煸普f《通知》下發(fā)后,他開始試探進入國內市場。
然而提前向環(huán)保轉型就一定能夠成功嗎?石家莊新聞網上《幾分錢逼倒英雄漢:“百萬富翁”淪為修鞋匠的背后》卻給了一個反面案例。
1999年,看好環(huán)保商機的老馮投資100萬元建起了石家莊市第一家生產環(huán)保餐具的企業(yè),但是因為環(huán)保型餐盒比普通餐盒每個要貴幾分錢,所以批量進貨的商家都挑便宜的買。結果半年時間,老馮只賣了幾萬個餐盒,獲利甚微。
事情也有轉機,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讓人們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意識空前提高,環(huán)保餐具又受到歡迎,老馮的工廠火了幾個月。然而“非典”一過,發(fā)泡餐具卷土重來,老馮的環(huán)保型塑料袋又退回到倉庫里。此后,老馮的工廠開始直線下滑,以致最終停產。
同樣走環(huán)保路線的老馮和路天云境遇大不一樣。什么因素促使二者反差如此之大呢?河北經貿大學教授張忠民認為,要讓環(huán)保型塑料產品取代一般塑料袋產品,至少需要法律、科技、資金和市場四個要素。而從這四個因素來看,老馮進入市場的時候,國家尚未推行類似于《通知》這樣的規(guī)定,石家莊的市場也沒有形使用環(huán)保產品的意識!疤鞎r地利他都沒占到。”一位行業(yè)專家分析老馮的案例時說。
而路天云選擇的是全球市場中環(huán)保意識比較強烈的歐美國家,現在考慮進入內貿市場,又正值國家頒布《通知》之后,他是在有市場的地方賣自己的產品。
當然,老馮的成敗原因不能簡單而論,然而選擇何時進入市場以及進入何地市場,的確是關系企業(yè)發(fā)展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所以,超前的商業(yè)意識只有圍繞著市場實行才能實現商業(yè)利益;是不是該提前往環(huán)保轉型,塑料袋生產商需三思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