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行業(yè)不景氣,大屏幕植入廣告如何延長生命周期?預算少了,線下快閃活動怎么做?一塊廣告牌如何更高效地做到千人千面? 疫情后,零售行業(yè)的投融資風向正在發(fā)生變化。那些推動零售業(yè)提高效率的黑科技悄然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 相比當下正火的直播、到家服務等新零售業(yè)態(tài),謹慎的投資人更關注新零售業(yè)態(tài)背后的數據、智能分析等創(chuàng)新技術。 美國投資機構Plug And Play中國公司的常務副總裁、管理合伙人趙晨告訴零售君,疫情后的投資正在恢復,包括Plug And Play在內,許多投資機構“正非常高頻地接觸項目”。 在大零售板塊中,疫情后,零售科技依然是熱門板塊。根據趙晨的介紹,在2020年,有一批新的零售科技已經在現實場景中試水落地。 從中我們或許可以窺探出未來零售業(yè)態(tài)的新走勢——獲得大數據、人工智能加持的技術已經開始推動零售領域的發(fā)展。 植入廣告千人千面 1999年,馮小剛將中國銀行植入電影《沒完沒了》之后,廣告植入成為了新的商業(yè)營銷渠道。 從3C數碼、互聯網品牌、護膚、零食、汽車、電商到航空,一些熱門影片可同時容納幾十個品牌植入。業(yè)內人士曾評論,僅憑植入廣告的收入,就能讓一部電影回本。 疫情后,電影行業(yè)受到沖擊,一些創(chuàng)業(yè)者在植入廣告上尋找新的機會。 一部下檔的熱門電影,會接著進入各大視頻網站進行“二次上映”,電影的播放周期有望得到無限延長。但植入廣告的商業(yè)生命是否有機會二次爆發(fā)? 根據趙晨介紹,目前行業(yè)內已經出現了通過渲染技術“迭代”植入廣告品牌的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同一部電影、同一場景中出現的礦泉水,完全可以根據不同的播放渠道來變換品牌,在這背后是不斷升級的視覺渲染技術。 以電影中植入的礦泉水為例,現有的技術可以通過對場景周圍的光亮度、陰影的精準計算,通過模擬,一分鐘內就能渲染替換成其他品牌的礦泉水,同時,看起來與實際拍攝的效果完全一致。 這種技術目前被業(yè)內稱為智能廣告植入,已經在包括芒果TV、湖南衛(wèi)視、優(yōu)酷等視頻平臺試水商業(yè)模式,受到不少投資機構的關注。據趙晨透露,目前相對成熟的技術,已經有能力做到實時千人千面的廣告植入。 結合節(jié)目場景的品牌海報植入 當觀眾在視頻網站上看電影時,看到的植入產品可能是他此前在淘寶、京東或者其他購物網站上瀏覽過的商品。這是在渲染技術基礎上,疊加了大數據、人工智能后達到的效果。 在視頻網站的后臺,能快速掌握用戶的瀏覽動線,進而推動用戶的消費決策。 這套創(chuàng)新技術背后的核心包括:1. 大數據;2. 提前在后臺完成的商品建模;3. 實時渲染技術;4. 渲染過程中的人工智能程序計算。 “這樣的技術非常適用于經典電影、電視劇,好的作品會持續(xù)吸引商家愿意付費在它的畫面中曝光!睋w晨介紹,這樣的技術雖然處于試水狀態(tài),但在業(yè)內熱度已經非常高,在未來,可能會打開視頻網站和在線內容平臺更多的商業(yè)想象空間。 直播背后的新技術 當下,智能屏幕技術非常熱,而更具有想象空間的前沿技術也悄然在投資圈內受到關注。 市場上的LED屏是由成千上萬顆像素組成,在美國有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就針對像素技術進行了創(chuàng)新。 他們通過硬件配合軟件的研發(fā),讓同一個像素點在不同方向可以投射出不同的顏色,同一塊顯示屏幕,在不同角度投射的畫面完全不同。 這個創(chuàng)新項目來自加州理工大學的一支創(chuàng)業(yè)團隊,他們用了4年時間進行研發(fā),在行業(yè)內,被稱為智慧顯示技術。目前,項目已經有能力做到,不同人站在智慧屏前看到完全不同的畫面,打造的是線下版更真實的千人千面。 在趙晨看來,類似的智慧顯示技術,在加入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之后,具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首先,作為廣告屏,搭配攝像頭,可以記錄顧客從進店、挑選,購買、結賬的一系列消費動線,實時掌握顧客當下的消費需求,并根據大數據、人工智能,實時生成精準的廣告展示頁,甚至相關產品的特定折扣,從而加速用戶做出消費決策。 其次,智慧顯示技術可以被運用在車后玻璃,側面玻璃,車頂LED屏等不同位置,作為流動的汽車車身廣告屏;再基于LBS,提供特定的位置服務——根據相關的地域大數據,實時變換廣告推送內容,甚至與周圍用戶進行更多的有趣互動。讓傳統的線下媒體變得更靈活,更以結果為導向。
再次,作為家庭客廳智能屏,通過線上直播組合,實時掌握并反饋大量數據,加速用戶的消費決策。 空間延伸體驗 盡管互聯網電商發(fā)展成熟,但線下體驗消費依然是未來商業(yè)的重要發(fā)展方向。 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在有限空間內提供更多體驗想象的AR/V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以及混合現實技術也已經在商業(yè)領域生根。 在4×4平米的空間內,體驗者不用佩戴額外的VR設備,就能做到裸眼360度環(huán)繞式體驗——在虛擬現實下實景看房,或者玩一場大型的真人游戲。這樣的技術已經在一些線下商城內試水。 從2016年開始,通過一部電影,VR開始走入大眾視野,但需要額外佩戴的VR設備阻礙了這一技術進入更多行業(yè)的可能。 目前,國內有創(chuàng)業(yè)團隊完成了去設備化的技術升級,MR技術產品解決方案—通過在室內配備一套空調適配機大小的設備,就可以對體驗者的手、腳、頭進行定位,增強使用者的裸眼虛擬現實體驗,從而大大延伸了空間。在國外的電影拍攝中,已經使用了這個技術。 趙晨認為,這樣的虛擬現實技術,在商業(yè)領域,更適合地產銷售、品牌快閃、工廠遠程監(jiān)控和管理,以及線下互動游戲場景的打造,可以在有限空間內做到無限的“空間延伸”。 另外還有一些VR創(chuàng)業(yè)團隊與Dior合作,通過掃描商場或者戶外場景下的二維碼,就能直接體驗VR帶來的互動效果,增加用戶的消費體驗。這套技術建立在微信小程序基礎上,直接讓VR技術與大眾用戶連接,包括試戴新品。 針對零售行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者,如何把握新的行業(yè)與投資風向,趙晨也談了自己的想法。 Plug And Play經歷了2007、2008年經濟危機,經歷了互聯網泡沫,第一波互聯網泡沫是在美國破滅的,這決定了Plug And Play會持續(xù)關注能夠穿越動蕩周期的技術創(chuàng)新。 而技術創(chuàng)新很多也是圍繞模式創(chuàng)新在做的,比如,當下正火的MCN和直播。 沒有疫情, MCN、直播可能就沒有這么火,但Plug And Play不會投資MCN公司,反而會去了解這個行業(yè)里面這個公司和這個產業(yè),基于數據,基于新的智能分析,需要的技術,以及能夠提供技術的公司。 從現在的情況看,MCN很多信息是非結構化數據:我賣的東西,我的客流,跟我互動的內容,這里面就有大量基于數據分析的一些機會,這里面也有很多公司我們在關注、在看。 整體來看,投資方會比疫情之前謹慎很多。畢竟現在是買方市場,錢少項目多,對于資本來講,能夠選擇項目更多了,估值談判空間也會大一些,所以融資的確是比過去更難一些。 未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社交、5G、物聯網相關的領域會更容易出圈。比如,數字營銷、智能廣告中相關技術,都會被要求更精準投放和結果導向, 所以這可以被看做是很重要的風向標。 |
|
原標題:零售的虛擬與現實 / 編輯:麗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