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享
務
|
房價和消費,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說不清道不明,但總是緊密的裹挾在一起。
一 大潤發(fā)華東地區(qū)門店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1-2月三四線城市車厘子的整體銷量,同比增長37%,同時,來自天貓的數(shù)據(jù)也表明,三四線城市人群購買車厘子的人群,增幅遠高于一線城市。 根據(jù)生鮮電商每日優(yōu)鮮公布的《2019生鮮年貨消費報告》,2019年春節(jié),車厘子的銷量同比暴漲了32倍多,穩(wěn)居水果銷售榜冠軍,一躍成為水果界的新“網紅”。 不僅如此,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還體現(xiàn)在其他進口水果上。 以水果零售品牌百果園在四線城市——河南信陽的7家門店數(shù)據(jù)來看,春節(jié)期間,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07.1%,平均客單價高達105元。其中,最受歡迎的水果,除了智利車厘子,還有來自東南亞的榴蓮,而且,當?shù)叵M者還偏好購買整只榴蓮。 我們總是認為戴森的產品這么貴,認為只有一二線城市才能買的起。 但根據(jù)數(shù)據(jù),相比于2017年,戴森在六線城市增長率高達117.5%,而同期的一線市場的增長速度已經放緩至20.95%,戴森在六線城市的增長比率是最高的,并且沿著123456線的順序反比例增長。 而蘋果手機銷量增長最快的三個地方分別是:江蘇淮安、海南澄邁縣、廣東河源市,一線城市的換機速度已經大幅降低。 這一切的指向其實都在說明一個問題,整個中國社會的消費正在發(fā)生一些以前沒有過的變化。 尼爾森發(fā)布的《2018年中國家庭精明消費報告》指出了當下中國消費市場的變遷: 一二線城市趨向理性消費,三四五線城市則開始享受消費升級,其中,三四線城市海淘越來越瘋狂,不少往昔只能在一二線城市看到的進口品牌,在下沉市場獲得了很好的銷量。 二 萬事萬物都是相互影響且處于有因有果的關系。 車厘子在三四五線城市的意外走紅,也絕對不是偶然。 目前對于一二線城市而言,收入與房價之間的比值被不斷的拉大,使得一二線城市的人們已經不再具備很強的消費能力了。 很多人因為在一二線城市擁有了一套房產,每個月就要承擔穩(wěn)定的還款。這些人就這樣成為了“高負債中產”,因為過去幾年的房產膨脹,很多人因此成為了千萬富翁,但受制于按揭等壓力,有資產卻并不寬裕。 這部分人月薪過萬,是家鄉(xiāng)人眼里的潛力股和模范生,在朋友圈里過著看起來好像還不錯的生活,可實際上,卻是連車厘子都舍不得多吃,畢竟每個月還有那么多貸款要還。 相比之下,三線及以下城市一方面迎來了較快的中產化,另一方面,卻享受著相對來說較低的負債率。 很多人在老家,雖然工資不高但也基本夠花,因為家庭負擔輕,基本沒什么開銷,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消費享受上。 換句話說,三四五六線市場的消費者信心是非常強的,信心和實際擁有的財富之間不是那么的成正比例。 對于下沉的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居民來說,他們對于自己的收入預期和當下是比較滿意的,而一線城市因為對個人經濟狀況和工作預期存在的較大不安全感,抑制了很多的消費。 也就是說,當我們談論一個人的消費能力的時候,很多時候可能并不跟他的收入成正比,往往還需要考慮很多制約的因素存在。 三 與此同時,“口紅經濟”的效應也正在悄然浮出水面。 口紅經濟其實就是當經濟處于下滑的時候,人們對收入和未來的預期也會發(fā)生降低,那就首先削減的就是大宗商品的消費,比如買房、買車之類的,這樣一來,反而比平時有更多的閑錢去購買一些非必要且相對來說比較便宜的的物品,從而刺激這些物品的消費上升。 2018年4季度GDP的增速為6.4%,創(chuàng)下了199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汽車消費也呈逐月下降的狀態(tài),在我看來,車厘子、貓抓杯的熱銷,正是“口紅經濟”的卷土重來。 如果想要用更直觀的語言來解釋下口紅經濟,大概就是日子都已經過的這么艱難了,總是要找點既廉價又能調劑生活情趣的小物價,哪怕是一支口紅、一盒車厘子或是一個貓爪杯。 |
原標題:有資產≠敢花錢,一二三線城市消費面面觀 / 編輯:柳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