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市場的五大國際日化集團中,雅詩蘭黛集團的競爭策略一直相當細分化:不同于各價格線出擊的歐萊雅與大小日化通吃的寶潔、聯合利華,而是專注營造高高在上的奢侈護膚及美妝產品。 近日,雅詩蘭黛再度擴充其中國區(qū)品牌組合,引入高端香水香氛品牌Jo Malone(祖·瑪瓏),這也是公司中國區(qū)的第15個品牌。記者得悉,在中國80個城市布有近1200個銷售網點的雅詩蘭黛,現正對三線城市表現出全新的展望。 雅詩蘭黛集團亞太區(qū)總裁文博亞(Fabrice Weber)向記者表示,在過去的11年時間中,我們把全球30個品牌中的15個品牌慢慢引進中國直接進行經營,剩下的品牌進到中國肯定不會像過去時間那么長。我們也不想同時把太多的新品牌一股腦的都推出來,因為一個新品牌從零做起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而我們也不希望有太多的新品牌推出重疊。 目前,中國已經是雅詩蘭黛集團繼英國后的第二大國際市場。2014財年上半年,公司在華凈銷售增長率達到兩位數,上半年在中國12個城市新開實體店超過50家。 在保有新品牌的平穩(wěn)刺激之外,一二線市場的漸趨飽和與本土品牌的異軍突起,三四線城市的渠道下沉已成為國際巨頭們近年來絞盡腦汁的核心課題。相比另外幾家企業(yè)憑借較為平價的大眾產品先行進入的優(yōu)勢,價位普遍更高的雅詩蘭黛也終于認定“三線城市的機會已經成熟”。 “對于大眾平價產品來說,它們能夠在300~500個中國城市擁有分銷網絡,但其高端奢華產品,實則分銷網絡也只能覆蓋到80~100個城市。我們認為,三線城市目前已經具備好相應的條件,可以成為我們施展身手的下一個領域! 文博亞強調:“對手的早先進入,在這些細分市場相當于是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訓練場。隨著他們年歲和購買力的增加,會從一般的中高端產品過渡到高端奢華的產品領域。盡管這些高端產品的競爭在加劇,但歸根結底未必會對雅詩蘭黛這樣的品牌帶來負面的影響。高端產品的渠道下沉方面,我們在選擇進駐下一級城市的速度會做得較快,但速度一定不會快于消費者成熟的速度。” 除了需要在三四線城市品牌建設方面下足功夫之外,為解決那些商場網店覆蓋不到地區(qū)的購買可及性,電子商務的嘗試也成為了行業(yè)的共識。 “目前雅詩蘭黛高端品牌和同行相比仍屬于同一競技水平。之所以會采取目前這樣審慎的速度,是出于保護我們品牌價值和品牌認知度的考慮。(大規(guī)模鋪開電商之前)要求我們一定得多花時間確保每一步都做對,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發(fā)展電商的同時也能保護好品牌價值不受折損。” 文博亞指出。
|